作為“十四五”時期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部分,常州將新能源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堅定“招引百億項目、培育千億企業、打造萬億產業”,構建以新能源利用為主的綠色生活方式,為建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能源體系賦能。氫能時代,“兩湖”先行,我區以“氫”賦能,實現“灣”道超車。
氫灣啟航 “能”創未來
向“氫”問道,向新而行。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今年,我區出臺了《武進區關于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首位區的實施意見》《武進區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武進區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相關實施意見和措施,并充分發揮在制氫、儲氫、運氫、用氫等領域的先發優勢,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同時,區紀委等相關部門加強大項目監督力度,保障項目建設廉潔高效,多舉措、多渠道、全方位助力新能源之都首位區建設。
1月31日,位于“兩湖”創新區核心區中軸的常州氫灣正式啟動,努力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區、兩中心”,即氫能裝備及核心零部件研發與制造基地、華東地區氫能源產業鏈差異化發展示范區、氫能源科技創新轉化中心和氫能裝備及核心零部件檢驗檢測中心,為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注入活力。
當天,江蘇省特檢院國家氫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百利科技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聯德電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8個氫能產業項目率先簽約落戶常州氫灣??偼顿Y3.5億元的氫灣國際創新社區項目啟動規劃建設,力爭年內竣工。
“氫”注全鏈 高地崛起
當前,氫能源萬億賽道蓄勢待發。
加拿大西港公司GFI氫能項目簽約落戶常州氫灣,項目總投資達1000萬美元,分兩期建設,達產后將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江蘇源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氫質子交換膜研發和生產,著力解決國內氫質子交換膜產品和制備技術“卡脖子”問題;風涅氫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的銷售,助力完善氫能產業“制儲運用”生態閉環。
氫能源產業從“0”到“1”,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區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破圈突圍、強勢崛起,爭取到2025年,實現全區新能源產業規模超3000億元、資本市場新能源武進板塊市值超3000億元,形成1個1500億元以上(智電汽車)、1個500億元以上(綠色能源),空間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優勢產業鏈。
以“氫”賦能 “灣”道超車
責編: 莊恩慧